根据国家统计局相关数 根据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解读,2022年,全国肉牛出栏4840万头,比上年增加132万头,增长2.8%;牛肉产量718万吨,增加21万吨,增长3.0%;牛奶产量3932万吨,增加249万吨,增长6.8%。2022年末全国牛存栏10216万头,比上年末增加399万头,增长4.1%。2022年,全国羊出栏33624万只,比上年增加579万只,增长1.8%;羊肉产量525万吨,增加10万吨,增长2.0%。2022年末全国羊存栏32627万只,比上年末增加658万只,增长2.1%。


图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布鲁氏菌病是一种由布鲁氏菌属细菌引起的疾病,主要感染牛、猪、山羊、绵羊和狗。人类通常通过直接接触被感染动物、食用或饮用被污染的动物产品或吸入空气中病原体而感染。大多数病例由食用来自感染山羊或绵羊的未经高温消毒的羊奶或奶酪引起。
布鲁氏菌病是由动物传播的最广泛的人畜共患病之一。在流行区,人感染布鲁氏菌病具有严重公共卫生后果。畜牧业的扩张和城市化以及畜牧业和食品处理中缺乏卫生措施是造成布鲁氏菌病仍为公共卫生危害的部分原因。

图片来源:环球科学,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我国布鲁氏菌病防治现状
20世纪50年代布病曾在我国广泛流行,疫情严重地区人畜感染率达50%。20世纪80-90年代,由于加大防控力度,疫情降至历史最低水平。自2012年《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2020年)》颁布以来,各级畜牧兽医、卫生计生等有关部门在当地党委政府领导下,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密切合作,认真落实监测、检疫、消毒、扑杀和无害化处理等综合防治措施,大力推广布病防治试点经验,防治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对迅速遏制疫情上升态势起到了积极作用。

图片来源:胶东在线,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近年来,随着我国家畜饲养量不断增加,动物及其产品流通频繁,人畜接触机会增加,布病流行范围也不断扩大。人畜间布病疫情仍较严重,防治任务依然艰巨,防治工作面临严峻挑战。
备战布鲁氏菌病,守护牛羊健康
布病防治措施:
-
养殖区与生活区要分开;
-
购买牲畜要检疫,饲养牲畜要免疫,严格控制病畜流动,避免患病和未患病的牲畜混养;
-
牲畜圈舍要定期消毒处理,清理圈舍要湿式作业,防止气溶胶传播;
-
照料牲畜、清洁圈舍等劳动时,特别是出现牲畜流产时,切勿徒手直接接触流产物和死胎,切记要穿好工作服、佩戴手套、口罩等防护用品,劳动后要彻底清洗;
-
病畜流产物、胎盘等应消毒或焚烧后,挖坑深埋,病畜要及时扑杀处理。
布病抗体检测是预防布病疫情的重要措施,但目前布病抗体检测主要还是依靠传统工具手工操作,重复性和繁琐性常常让人身心俱疲。强化技术支撑,促进布病检测有关新技术、新成果转化,提高布病检测能力和防控能力,推动实验室自动化是兽医行业发展趋势。
应节科技布病抗体检测整体解决方案
全自动布病抗体检测工作站IGENE-400B旨在为兽医行业提供自动化的布鲁氏菌病检测方案,解决现今兽医行业检测能力不足,人工检测居多、效率低下等现状问题,对于促进兽医实验室自动化建设,构建实验室标准化实验流程、优化实验人员配置,为布病检测降本增效有着重要的实用价值。该设备满足《动物布鲁氏菌病诊断技术(GB/T18646-2018)》国家标准,具备自动化加样、混匀、拍照、图像识别、结果判定、历史试验追溯、结果导出等功能,并充分考虑到生物安全问题,设计了紫外灯消杀、防尘门污染防护措施。
IGENE-400B整合布病抗体检测实验的标准步骤和实验室自动化的需求于一体,可轻松完成布病检测实验的全部流程。该系统具备高通量、高效率、数据可追溯等特点,单次最多可检测400样本,可帮助缓解实验室劳动密集性问题,减轻人工操作失误的风险,提高客户生产力和竞争优势。
功能高度集成:集样品加载、精准移液、液体转移、孔板填充、试剂加载、混匀震荡、试剂提取、反应体系构建、样本识别和结果分析于一体。
分区域合理规划:实验全流程自动化操作,实验步骤设置完成后,仪器可自动完成加样、分析、识别以及数据存储。
混匀、振荡功能:充分振荡、混匀对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安置在反应板底部的高频率振荡器每秒10次的频率可以很好的实现样本的混匀。
移液、加样方式:采用双通道自动加样,确保样品的高度一致性和精确性,高精度的电动移液模块,具有超微量、高精准等特点,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重复性,能够满足广泛的应用需求。
全自动布病抗体检测工作站操作流程
根据实验要求放置样本和试剂,实验区分区设计,实验路线完整流畅,避免重复路线,节省实验时间;




布病抗体检测报告
专业高清摄像头对实验结果的拍照通过计算机视觉训练开发的实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最后识别试验结果。其试验数据符合国标要求;不仅提高了试验的准确性、稳定性,也大大减少了误差。

